那些文采了得的孩子,都懂得在这件事上下功夫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谈到古诗词,想必每个孩子都能脱口而出地背上那么几首。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大抵是因为每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开蒙,都会以阅读、背诵诗词开始。
随着课本中古诗文篇目比重的加大,《中国诗词大会》、《诗词中国》等节目的热播,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也开始注重起古诗词教育。许多家长因为害怕孩子肚子里没墨水,提笔写作时“六神无主”,总催促他们多背多记。
说实话,我不太认同这个态度。
要知道背和记,都只是一时一地的功效。如果小朋友对古诗词的认知只停留在会背诵而缺少精准理解,等到了真正需要用的时候,恐怕他们会因为没有品到诗词真谛,而无法将平时积累的诗句素材运用上。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强烈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古诗词?
答案肯定不单单是为了积累素材、提高分数。
就像国学大师钱穆在《谈诗》中提到的那样,“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
通过欣赏,一来可以顺其自然地让诗词变为孩子写作的优质语料,提升其表达、理解能力,二来能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情意的体悟,最后达到学以致用。
要知道千年以来,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美学源头。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诗词无疑是最美好的文化语言。它的美妙之处在于,当你遇见某个场景时能够恰如其分地将感情凝练成诗句,转述出这一刻的情深意切。
例如:
当我们看到堤上游人如织时,能够吟诵出:“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而不是在那感叹,这里好多人呀!
当你徜徉于江南荷塘,心潮澎湃不忍离去时默念着:“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而不是在那喊,能不能多待一会儿呀!
如果只能感慨一句“景色很美”或“特别高兴”,实在是略显单薄,也是一大憾事。
正因为如此,诗词也被定义为意会的语言。试问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否将诗句的韵味、意境清楚地讲给孩子听?
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不能”。
没有摸到诗词门道的家长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孩子呢?
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再觉得学习古诗词是件苦差事?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品味出古诗词中的韵律、词语和意境?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这套《陪孩子品诗》、《陪孩子品词》是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的姐妹篇。
这套书延续了国学启蒙系列的严谨与权威,依照俞陛云的《诗境浅说》、《词境浅说》而作,对诗词中的声调、格律、意味逐一赏析讲解,从选词到讲解都堪称是引导孩子学好古诗词的范本。
之所以选择这套作为孩子的诗词启蒙书,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其本身的性质就是为孩子开蒙而作的。
为勉励子孙耕读传家,国学大师俞平伯的家中曾开办了品诗品词的启蒙课。
这套《陪孩子品诗》、《陪孩子品词》,就是以俞平伯家中的诗词启蒙课为底本而创作的诗词品读作品。
▲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 俞平伯
俞平伯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出自名门,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创办诗刊,后来因为研究红学而出名,在诗词上也颇有造诣。
他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造诣从何而来呢?
这还要提到他的父亲俞陛云。
俞陛云是晚清探花和诗词圣手,少时曾跟随祖父俞樾学习诗词。俞樾堪称一代鸿儒,桃李遍天下,但他最关心的还是俞氏一门家学的延续。于是在晚年时辞掉所有繁务,亲自编篡了家庭教材——《曲园课孙草》,教孙子俞陛云开笔作文,对曾孙俞平伯也栽培有加。
▲1902年俞樾、俞陛云、俞平伯祖孙、曾孙三代在苏州曲园合影留念
俞家学习古诗词,与我们现在这种只偏重背诵的方式有异,他们重在培养孩子品读的习惯。
为了培养这种习惯,俞陛云效仿祖父俞樾高行,在家中开堂设课。课堂上他仔细为孩子们讲解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帮助他们懂得读诗和写诗的门径。
久而积之,成就了《诗境浅说》、《词境浅说》这两本为孩子“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启蒙佳作。
而今天介绍的这套书便是这两本书的改编版。
该套书摒弃了历代诗家选诗标准,对5000年瀚若星河的诗词名篇进行数度斟酌,专选声调、格律、韵味、意境优美的诗词,更加适合孩子入门学习。
甄选300首经典诗词
让孩子感受韵律,学会懂诗
作为父母都知道,孩子天生就喜欢敲敲打打。吃饭时他们的小手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筷子敲击碗边,这是源于他们与生俱来对节奏和韵律的敏感。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这时候硬要让他们抠字眼,理解每篇诗词的含义,恐怕就是对牛弹琴了。
诗词大多平仄押韵,不少都可以编上曲吟咏一番。所以在传统的启蒙教育里,学习诗词的第一阶段,并不重在理解,而是先以吟诵形成语感为起始。
为指导孩子品诗,俞陛云特甄选了300首对仗且韵味十足的古诗词。不用担心孩子听不懂,他们在本能上对韵律的感知力比大人还要强,自然能在懵懵懂懂中加强对古诗词的熟识度。
比如,选取的这首欧阳修的《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仔细看句尾的字你会发现“容”、“东”、“丛”、“红”、“同”的韵母都是ong。同样的音韵放在结尾,这样重复上几遍就形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短短几句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下一秒小朋友就可以摇着头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哼唱起来了。伴随着韵律所带来的节奏感,孩子消除了为背诵而冥思苦想的烦恼,很轻松地就能通顺背诵下来。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多接触这样带有韵脚的诗可以锻炼出语感,增强记忆。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多看看对仗、对偶的句式,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更容易理解内容。
比如,书中举出《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对仗精巧。“花”对“鸟”、“溅”对“惊”,规整且相互映衬的词不但让语句更具韵味,孩子也能加深记忆。
又比如,书中这篇苏轼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诗的句尾不仅有相同的韵脚,还富有情景。让孩子一想到翠竹绕舍、蝉鸣四起,就能联想到爽心清凉的夏日场景。
孩子们读这首诗歌,脑子里完全不用去想这首诗要怎么背,下一句是什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只需要沉浸到这个情境里,去感受就好了。
这样的诗句读得多了,孩子便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韵格律,自然地领会平仄对仗。从单纯的学会背诵过渡到懂诗、懂词,恐怕不光语文考试不在话下,就连爱上诗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是,被古诗词浸润长大的孩子,多的不仅仅是才情,更能将古诗化作精神养料,让他们醉心于个中韵味,提高追求生活情调的兴趣。
大家品讲 学者解析
无障碍走入诗词意境
将诗词内化于心
书中,俞陛云对诗词的韵律、句眼、意境之美进行了细细品讲。他严谨的态度就像师傅手把手教徒弟习武一般,将每首诗词都按照套路一一拆解开来,再一字一句的讲解。
也许一开始孩子只能在懵懵懂懂中产生感觉,但这样慢慢吸收,便很容易地能把握整个诗词的含义,读懂写词人的情感。
比如,俞陛云在解析白居易这首《问刘十九》时,就单独挑出了末尾的“无”字,着重点出了标点符号的用意。
他指出,最后一句一个“无”字,妙就妙在诗人用问语作结,千年过去,我们好像还能听见诗人询问友人的声音,而感到十分亲切。
刚开始还不理解为什么俞陛云感叹这首写寻常之事的诗句会被称为千古绝唱。等到通读几遍过后才发现,原本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华丽辞藻,却是景与情相得益彰。
而它妙的点就在于最后以轻言细语的问句,表达出了主人邀请朋友共饮酒诉衷肠的诚意。
虽然屋外天寒地冻,但诗人如叙家常的语气,却反衬出了朋友间炽热的情谊。究竟最后白居易有没有等到朋友来家里做客呢?显然这幅有情有义的画面,让答案了然于心。
作为家长的我们虽然很难像俞陛云这样,把诗句中的每个字词都解释清楚,但对于美的感受、情意的体悟我们都能和孩子达成共识。相信在这位老师傅的细致的教学下,孩子能更深一层了解到诗人、词人所要诉诸的情感了。
考虑到这个来自晚清的大儒的品讲多是半文半白,孩子们读起来会有难度,所以编辑还特别邀请古典文学研究者付春丽老师对注讲进行白话解析,让孩子能够明白原作和品评的大致含义。
更值得称赞的是,在编纂的过程中,编辑以开明书店刊印第一版为底本,发现并纠正了多处错漏,对原作出现的难字和生僻字进行注音、解释,帮助小读者无障碍走入诗词意境。
大师纯美画作随文彩插
直观体会诗词字、画、韵之美
除了诗词本身,这套书让我爱不释手的点还在于它娟秀的排版和一幅幅大师纯美的画作。图文兼备,达到诗润心、图悦目、书传情的境地。
左边是诗词讲解,右边是大师的画作。书中八大山人、傅抱石等多位艺术大师600余幅的纯美画作,契合诗词风物、情绪或意境。从中能看到诗词所表达的情绪和感受,孩子们读的时候也可以看图识情。
花鸟草木、山川河流,一页意图,美不胜收。让孩子在阅读诗词的同时,也能获得国学和美学的双重濡染。
此外,本书的末尾还附上了完整的图录,标明了没一幅画作的出处,能让孩子在品诗的同时多渠道获取美术知识。
雅心装帧,护眼适手
大字精排,材料上乘
内容夯实、图画优美,装帧设计也同样精致。
该书为大开本设计(180mm*235mm),方便小读者翻阅。
封面采用专色印刷,覆盖触感膜,清爽典雅。
内文则采选米白纯质纸,长时间阅读不伤眼。
这样一本集美学、文学于一体的诗词启蒙书,想必也是馈赠好友的佳品。